云台山景区也是一个历史人文景观很多的景区,茱萸峰是历代文人墨客,僧道修行的圣地。汉献帝,竹林七贤,王维,药王孙思邈,或多或少都与云台山有着一些联系,在宗教文化方面,佛教有万善寺,道教有玄帝宫,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云台山宗教文化——佛教文化的起源与发展。
佛教兴起——初入云台
云台山有佛教活动记载较早。据民国18年版《河南新志》记载:“中国有佛寺自自州始,白马寺是也。下此,少林、元极建置之古,均远在隋唐之前。”
元极寺遗址在今天的云台山景区内的白鹿山上,其创始人为印度名僧佛图澄。
西晋时期——元极寺建立
西晋永嘉四年(310年),佛图澄东来中土。后赵石勒时期,佛图澄取得石勒父子的信任,到处营建佛寺。为此他到处游历名山大川,当走到白鹿山时,就在此处依峰构寺,创建了元极寺。
北齐时期——元极寺扩建
至北齐年间,又对寺庙加以扩建。元极寺建于后赵时期(219~351年),不仅在修武是最早的佛教寺院,而且其建寺年代在河南来说仅次于白马寺,比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(496年)少林寺还要早一百多年。此外,据考证,圆融寺也是佛图澄同时期所创建。
南北时期发展——云台山地区佛教大兴
南北朝时期,佛教进入大发展时期。在云台山地区,除原有的元极寺、圆融寺外,还有建于北齐天宝七年的柏岩寺,即今天的百家岩寺。当时有位名叫稠慧的高僧,奉北齐文宣帝旨意,在太行山一带沿山建寺二十余所,柏岩寺即是其中之一。该寺原名大护国仁王寺,因其地在柏岩,故得名柏岩寺。
此后,又在云台山下建有五里源崇明寺、山阳城藏梅寺等,都是柏岩寺的下院。
唐代发展——禅宗成为主流
唐代中期以前,禅宗在中国北方尤其在长安还受到其他教派的排斥。著名的南宗马祖曾为此北上弘法,但未达预期目的。
其后,他的一个俗名为谢怀晖的弟子,誓以传播南宗禅法为己任,曾游历清凉(五台山)、幽州、徂徕山(今山东泰安县东南),后到怀州修武县柏岩(今百家岩)修行传法,前来问法的很多,门徒多至数百,并共尊之为百岩大师。
他的“净心”、“自悟”之说,在当时北方的佛教界引发了很大的震动,于宪宗元和三年(808年)应诏入京讲说禅要,经过激烈的论辩,禅宗最终赢得了朝廷的尊崇,从此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教派,流布千年,风及海外。
宋朝发展——云台山成为临济宗的道场
宋代以后,佛教在云台山进入平稳发展时期,除对原有的寺院进行重修、扩建外,明初还在沟坡修建了万善寺。嘉靖年间,有临济宗无暇和尚来万善寺作住持,由此该寺成为临济宗的道场。
近代兴衰——民国衰落,近代重修
民国时期,由于战乱,佛教寺院多有破坏,最为严重的是千年名刹百家岩寺被冯玉祥的军队在剿匪时被焚毁
新中国成立后,由于人民生活安定和无神论的宣传,信佛者日少,寺僧也大多还俗。文化大革命期间,云台山寺院悉数被毁,僧人也被驱赶还俗,佛教活动停止。
20世纪80年代以来,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,佛教活动开始恢复。
云台山寺庙——万善寺
位于云台山茱萸峰南面山谷沟坡处,俗名“沟坡寺”,又叫“狗刨寺”,建于明代弘治年间(1487~1505年)。万善寺的起源来历有多种说法,其中以因狗刨地得泉,百姓感戴佛恩而自发捐资创建的传说流传最广。抗日战争时期,寺院大部被烧,建国初期彻底被毁。1990年,落实宗教政策,寺院得以重建,香客盛况如初。1993年7月,泰国华侨严彬为寺院捐赠一尊铜胎金佛。
云台山寺庙——百家岩寺
位于云台山百家岩景区,原名大护国仁王寺。约建于北齐天宝七年(557年),由稠慧禅师奉北齐文宣帝旨意,沿山建寺二十余所,该寺为其首建。因其所在地当时被称为柏岩,故又得名柏岩寺。此后,又在五里源、山阳城二地建崇明寺、藏梅寺,皆为其下院。此寺历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而不衰,但于民国年间毁于战火,此后再未修复。
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
发表评论